4月2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以下简称“卫健学院”)建院五周年之际,“弦歌五载,筑梦卫来——公共卫生与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行。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技术总师陈竺院士作主旨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沈洪兵院士,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邬堂春院士,万科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先生,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华翠女士,卫健学院院长陈冯富珍教授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卫健学院党委书记王凯波教授主持大会。

陈竺作主旨报告
陈竺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趋势及风险因素以及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关情况。他指出,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疾病诊疗进步的历史潮流,涉及公共卫生健康产品、知识创新、疾病防控实践等诸多领域。同时,发展公共卫生事业需要注重全局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李路明致辞
李路明代表学校向关心支持卫健学院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并回顾了学院成立五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希望卫健学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清华多学科优势,推动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服务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解决实际健康问题提供方案;深化全球合作,产出更多创新成果,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曾益新致辞
曾益新指出,卫健学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卫健学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医教协同文件要求,在临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现预防为主的卫生政策研究、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继续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聚焦国家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沈洪兵致辞
沈洪兵表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要深化高校与疾控机构合作,推动教学科研与公共卫生实践紧密结合,构建新时代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壮大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要强化高校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聚焦公共卫生安全、疫苗研发等关键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要深化国际合作,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力,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叶玉如致辞
叶玉如表示,作为卫健学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她高度赞赏卫健学院在国际合作方面的突出表现,包括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研项目,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此外,她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期待两校未来在创新型医学教育方面深化合作。

邬堂春致辞
邬堂春指出,卫健学院在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及全球卫生治理等方面贡献突出。面向未来,希望卫健学院进一步发挥学科交叉与国际合作优势,深化与全国高校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陈冯富珍致辞
陈冯富珍表示,卫健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国际公共卫生未来领袖;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基石,服务国家卫生健康治理;坚持以公共卫生为媒介,搭建国际对话交流平台;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学院发展根基。未来,卫健学院将继续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初心,服务国家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需求,加快健康科技创新,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以实际行动谱写健康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开幕式现场
来自国内外的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院士专家、有关单位领导、兄弟高校代表、联合国机构与国际组织代表、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学校相关单位和兄弟院系代表、卫健学院校友代表和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