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政育人工作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六、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1年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科自21世纪初开始布局发展,多个院系及研究机构持续开展卫生健康相关的科研工作。2010年7月,我校成立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同年获得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下简称“学位点”)。2011年9月,开始招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非全日制学生。2014年,开始国际公共卫生硕士(IMPH)的培养工作。2020年4月,我校成立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以下简称“卫健学院”),立足于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响应全球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需求,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加强我国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自2020年起,卫健学院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点的主责院系,清华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医学院”)为参与院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立四个培养方向,分别为:
(一)公共卫生与健康(全日制,设立于2020年)
招收各高校公共卫生专业、基础医学、管理学、工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数学与统计学等相关专业,并希望从事公共卫生与健康相关领域工作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承担国际公共卫生与发展事务工作的高端人才。首届23名学生已经于2021年9月入学。
(二)公共卫生(非全日制,设立于2010年)
旨在为各级卫健委、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培养高级公共卫生管理人才。该方向已经于2021年停止招生。学位点拟新设大健康与公共卫生(非全日制)专业硕士项目,面向大健康产业创新型企业、国家卫健行政管理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组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培养掌握现代公共卫生理论及大健康交叉学科综合知识、胜任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力和领导力,致力于推动大健康产业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领军人才。
(三)高级健康管理与转化医学(非全日制,设立于2015年)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专业高级健康管理与转化医学 (EMTM) 硕士项目是中国首个为资深临床医生及大健康行业骨干开设的在职学习研究生项目。项目旨在培养有远见、有智慧、有创新开拓能力的健康产业领军人才,加速基础研究向医学临床应用的转化,促进新药、新技术与新模式研发。通过健康科技的创新转化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产业急需的学科复合型人才贡献应有之力。
(四)国际公共卫生硕士(全日制,设立于2014年)
2014年教育部设立“来华留学高端硕士学位奖学金项目”(现名为“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卓越奖学金”),委托我校承办国际公共卫生硕士(IMPH)的教学工作。该项目招生对象包括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官员、疾病防控骨干、科研工作者、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雇员。项目目标是培养全球卫生与健康领域高层次知华友华爱华的领军人才。
学位点学生来源优质多元,全日制学生来自公共卫生、药学、生命科学、统计学、法学等学科;非全日制学生来源覆盖公共卫生与健康各个相关行业,政府部门18.7%、医疗机构28%、企业35.9%、金融行业14.7%,以及科研机构2.7%组成的多元职业结构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圈,50%以上的学生拥有研究生学历,近2/3的学生在其单位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国际生源比例达到58%。师资队伍结构优良,学位点拥有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位点在岗硕士生导师42人,平均年龄49岁。学位点设立“校内+行业”双导师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学位点学生培养工作,让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实际需求,其中校内导师来自8个院系,研究背景跨越医、药、生命科学、工程、管理和社科等多个领域,综合、多元、交叉的导师资源助力了学位点的创新人才培养。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政育人工作
2021年,学位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抓手,全面提升了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一)思政育人队伍建设
1. 坚持党建引领,规范支部建设。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清华大学党支部选举工作程序》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学位点深入指导新生党支部的成立及设置等工作,提前做好支部书记人选的提名酝酿等工作。卫健学院硕士研究生2021级班级(以下简称“卫健硕21班”)党支部积极选优配齐配强,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支部书记与支部副书记。党支书积极开展“一班一课”宣讲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征程以及党的初心和使命,帮助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2. 提高政治站位,丰富组织生活。
2021年,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卫健硕21班党支部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 制定了党支部的工作规划,积极开展了系列的支部组织生活,包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邀请博士生讲师团开展科学社会主义宣讲活动、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讲活动、开展清华党组织光辉历史与优良传统教育以及在烈士纪念日追寻清华红色足迹等活动,大家积极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查找差距,弥补不足。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 抓住重大活动契机,因势利导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新生入学教育是因势利导做好研究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关键时期。学位点领导认真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教育方式,借助开学典礼、新生第一课、师生座谈会等良好契机,积极推动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全方位开展浸润式价值观教育。
学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紧抓全面提高公共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11月20日,学位点举办首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组织公共卫生与健康专业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各分论坛活动,助力学生树立用科学精神承担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风建设情况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优良学风是学位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学位点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核心,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风建设的各个环节。
1. 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构建良好学风生态环境。
学风建设是办学和发展的生命线。新生教育是学风建设的起点,更是优良学风初步形成的最佳时机。通过启动2021级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自学自测与承诺签署工作,学位点有效规范了学生学术行为,提高了学生自律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构建了良好学风生态环境,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 落实课堂考勤制度,提高学风建设纪律保障。
课堂教学是学风建设、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学风建设的好坏、学生成绩的高低与课程教学密不可分。学位点教学办公室在要求任课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全力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包括课堂考勤、随堂听课等,随时掌握课堂环境与学生状态,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此外,大学考期前,加强考风考纪和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教育,对考试作弊“零容忍”。
3. 运用学籍预警机制,构建风险管控机制。
针对学业成绩出现严重问题或学习状态明显下滑的学生,学位点及时发出学籍预警。卫健学院和医学院均专设学生主管岗位,灵活运用谈心、谈话等形式,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症结,帮助学生正视问题、分析原因、转变态度、确立目标,督促学生落实行动,稳步提升学习状态与学业成绩。
(四)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2021年,学位点主动承担国家重大政治任务,积极组织由23名师生组成的防疫服务组志愿者队伍奔赴北京奥组委总部开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清华大学志愿者出征北京冬奥会的“先遣队”,也是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的“排头兵”。
(五)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2021年,学位点通过完善育人体系、丰富育人内涵、扩展育人渠道、创新育人载体、改善育人环境、提升育人能力,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切实推动了学位点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全面发展。
1. 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全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勤奋向上的学习氛围;不断丰富主题班会内容,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适时开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新生入学教育”、“防范校园贷专题教育”、“防范艾滋病”等,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继续积极推进网络新媒体宣传工作,构建网络思政媒体矩阵,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2. 多管齐下,完善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体系。
2021年,学位点认真完成学生系统重大活动组织管理工作,如毕业典礼、新生迎新、开学典礼等工作;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制定《卫健学院研究生奖助工作实施细则》和《医学院研究生奖助工作实施细则》,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做好秋季学期“三助”岗位的设岗、招聘和考评工作;推进学生日常事务工作井然有序开展,完成学生信息统计、学籍异动等工作,接受、整理和归档了新生档案,完成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等工作;扎实推进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3. 多级联动,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管理。
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育人先育心。学位点以深入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努力探索并完善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机制,形成家校合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心理正能量。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学位点现开设47门研究生课程,其中全日制研究生中文授课课程15门,英文授课课程9门,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23门。研究生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公共卫生与健康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习、跨学科交流、行业实践结合的方式帮助本专业学生掌握现代公共卫生理论知识及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知识,使其成为具有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国际胜任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学位点还设立了公共卫生与健康能力提升项目,面向校内其它专业研究生开放部分专业课程,帮助非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模式、运行管理体系和健康产业结构,培养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基本素质和思维方法,提升循证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拓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此外,学位点积极参与全国高等学校卫生管理专业第三轮规划教材编写工作。同时开展公共卫生与健康通识课程教材建设,教材编写工作围绕疫情时期公共卫生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机遇和挑战,以及公共卫生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做好通识教育,提升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的思维能力与素养。
(二)导师选拔培训与责权机制落实情况
学位点每年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校级博士生指导教师研修班。结合指导教师立德树人职责、培养全过程指导和质量把关、导学思政与导学互动、学风建设等内容,学位点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导师工作研修系列讨论会”,根据自身特色、新上岗指导教师需求等制定相关议题,并邀请资深指导教师或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分享指导经验或经典案例,邀请学位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关要求,制定常态化的研究生指导教师研修制度。
每年9月学生迎新活动期间,举办师生见面会,由导师分别向学生做研究背景和领域介绍,10月初征集学生的择导意向,经导师同意后确立指导关系。
(三)师风师德建设情况
学位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要求,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清华大学相关部署,医药卫健学院党委积极组织“整肃师德师风,锤炼师能师品”活动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位点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有效施策,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师德的高尚与纯洁,师能的提升与优质。
(四)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学位点开设《公共卫生研究方法》与《健康类科技论文批判性阅读》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公共卫生与健康基本学术训练。
学术交流方面,学位点于2020年发起“清华卫健学术沙龙(Tsinghua VSPH Seminar Series)”,定期邀请公共卫生健康研究领域的专家、青年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课题及研究成果,积极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与融合创新。自2021年起,卫健学院还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开展“北大清华卫生健康系列讲座”,围绕全球卫生这一领域邀请国内外高级、资深官员和知名学者举办8场专题讲座。医学院组织公共卫生专业在读学生赴嘉兴、上海、苏州等地进行移动课堂的学习,联合医学院研究生会,组织学生参观科创企业,实地学习健康科技落地转化到产业的过程。
(五)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根据国家和清华大学有关规定,学位点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方案,全力弘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促进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学术活动健康持续地发展。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学位点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学生资助制度。2021年,学位点成立研究生奖助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卫健学院研究生奖助工作实施细则》和《医学院研究生奖助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奖助学金的评审细则,规范了奖助工作流程,保证了学生奖助工作管理制度、监管责任、资助程序和存放过程的规范化。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学位点建设工作的核心,也是促进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源泉与保证。学位点持续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重点培养掌握现代公共卫生理论知识及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知识,具有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国际胜任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继续办好国际公共卫生硕士项目,以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官员、疾病防控骨干、科研人员、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管理人员为招生对象,以培养全球健康领域高层次知华友华爱华的领军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与教育质量,传播中国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知识与经验,扩大国际影响。
1. 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国际胜任力为导向,提高了实践训练、知识运用等课程比例,强化了校外行业导师在课程建设上的参与度,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式创新与教学资源建设,有效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
2. 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显著
学位点共建设专业实践基地6个,分别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和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3. 学生学术创新成果硕果累累
学位点学生在2021年度取得了形式丰富的应用型成果,包括案例收录、比赛获奖、研究文章等形式。
非全日制项目学生通过参加“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案例专项征集”等活动,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强调行业应用价值。全日制学生通过发表论文和提交政策研究报告等形式,助力本国或全球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二)教师队伍建设
学位点积极构建人才引进机制,实施启动期聘任委员会制度,制定学位点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获批设立卫健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力实施 “卫健学院万科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吸引全球优秀青年学者来院工作。截止目前,卫健学院在岗全时教职工总人数83人。
(三)科学研究
学位点确定了四个核心学科方向,即公共卫生安全、大健康、健康大数据、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五大领域的支柱项目,包括全球卫生、健康大数据、环境与健康、重大疫情防控、卫生管理与政策。
围绕学科建设,学位点已建立4个支柱项目,10个PI探索研究型培育项目和1个其它类型项目完成立项。同时,学位点积极推动校内多学科交叉合作,校内9个学科参与的13个合作项目已立项。下一步,学位点将加快推进支柱项目的开展,並不断完善项目的运行机制。
此外,公共卫生学科研成果持续提升:2021年度,教师新申请获批立项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以及其它部委项目6项。
(四)服务国家战略
2021年7月2日,经清华大学校务会批准,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秉承“立足清华、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方针,践行“服务健康中国实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福祉。”的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高端智库、高层次学术交流基地、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研究院将围绕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健康政策与体系创新、全球卫生治理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政策咨询和实践应用。目前研究院各项工作已经顺利开展。
2021年度,学位点组织了三期面向全国卫健、疾控系统领导及骨干人员的疫情应急专项公益培训(培训人数达99,733人次), 并与公管学院合作举办公开招生项目1个。同时,学位点积极服务地方政府,先后承担了深圳、安徽、宁波、福建三明等地的卫生规划、发展研究和咨询工作。
(五)国际合作交流
学位点稳步推进与世界知名公共卫生学院的合作,已与哈佛大学公卫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共同发起全球公卫学院院长联盟,以促进合作、培养人才、共同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学位点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国际学术平台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1. 2021年4月21日,卫健学院在线举办“全球公共卫生院长论坛”,多位国际知名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专家和行业领导者、青年学子围绕“变化世界中的健康、创新与合作、公共卫生新生代”这一主题,共同就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合作等关键议题深入探讨,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及学位点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2. 2021年12月2日,卫健学院与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不仅标志着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全面启动,更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际,中美两所知名高校共同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历史性举措。
3. 为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卫健学院和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发起了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旨在推动双边或多边的研究和创新,培养未来的公共卫生领导者,促进成员大学、非营利组织、政府组织以及行业之间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在解决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上发挥全球高等教育的领导作用。12月9日,联盟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来自亚洲、美洲、欧洲、澳洲、非洲的10位知名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作为创始成员出席。
4. 2021年,来自10个国家的卫生管理部门、高校和医院等单位的第八届国际公共卫生硕士(IMPH)项目的15名国际学生顺利入学。该项目自2014年开始实施,将基础医学、健康管理和社会医学等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汇聚一堂,致力于培养发展中国家公共健康领域领导者,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全球卫生健康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至今已累计培养了144名来自37个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优秀学生。
5. 2021年11月10日,卫健学院2021年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年会暨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25位中外委员和特邀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会。专家委员们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再一次凸显了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拥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学位点在过去一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合作,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共同促进全民健康覆盖,为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并肩携行。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学位点目前教学科研进展顺利。随着卫健学院于2020年4月的成立,本学位点立志成为高层次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领导者和骨干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懂技术、善管理、敢创新、识大局、有情怀的交叉复合型领军人才。
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近两年实践基地学生输送工作受阻,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有所影响。此外,出国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明显减少,联合培养和双学位项目暂缓实施,国际学生改为线上授课,基础设施的水平差异给融合式教学带来一定挑战。学位点国际化培养工作待疫情结束之后需加强推进。
六、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立足公共卫生专业特色,落实分类培养和评价体系
根据清华大学2017年修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原则意见》和2020年编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授权点将在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分别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定培养方案;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分类评阅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确保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论文形式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报告,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公共卫生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卫生政策分析报告,或其它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研究论文。
(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内部质量保障机制
学位点将充分尊重研究生教育规律,着眼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新上岗的指导教师进行系统的政策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执行学位授予要求,并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其学位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不得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对研究生指导教师进行定期内部评估,明确指导行为底线,要求指导教师立德修身、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训练。学位点也将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组织专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估,并依托学院的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开展国际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三)强化疫情期间学位论文质量监督,落实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
根据《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指导工作的通知》和《清华大学因应疫情防控工作的学生毕业工作方案》,指导教师将加强对拟毕业研究生的指导,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训练方案和学位论文形式。同时学位点将严格把关论文质量,认真履行学校对研究生开题、中期、送审、答辩等相关规定,全面落实自主开展学位论文同行评审的工作机制,探索指导教师自主负责的学位论文同行评审机制。学位点将优化专业学位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受疫情影响难以正常开展的培养环节,学位点将及时调整考核方式或明确替代方式。对受疫情影响未能前往中国的国际留学生,学位点将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尊重学生意愿,为其提供网络授课、保留入学资格推迟入学、休学、延长修业年限等多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