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 正文
学院动态 公告 媒体聚焦
黄存瑞: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加剧人群健康风险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不断刷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记录。而全球变暖还将进一步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造成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高、发生强度增加。极端天气给人类敲响警钟,并给维护人群健康带来严峻挑战。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长聘教授黄存瑞近日在《健康报》发表观点文章《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加剧人群健康风险》,以下分享全文。


极端天气给健康带来威胁

极端天气是指特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小概率气象事件。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高温热浪、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发生强度和影响范围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我国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热浪的频次和强度显著升高,并伴有干旱和野火风险,而极端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以及强台风事件等也经常发生。

极端天气能够通过多种路径直接或间接对人群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热浪和寒潮会诱发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甚至导致过早死亡,洪涝、干旱和台风不仅会增加传染病风险,并且会影响人们的精神心理健康。

暴露于高温热浪会使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机体水盐代谢、循环系统等失衡,进而诱发热相关疾病或加重基础病情,甚至会引发过早死亡。

“热浪健康效应”存在人群和区域差异,老人、儿童、孕产妇、户外工作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受影响更大,而华东和华中地区是我国热浪归因死亡负担最重的区域。研究发现,上海、广州、宁波等地在极端高温天气期间,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就医人数和住院人数显著增加。另外,我国每年因高温天气导致了约100亿小时的劳动时间损失。

此外,寒潮是指持续一段时间的低温事件,人体在低温环境中组织代谢加强,需氧量增加,血管收缩,也会造成健康风险。研究发现,寒潮期间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3%,华东和华南等区域的人群脆弱性更大,尤其需要关注供暖设施不完善的地区。

全球变暖使得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因此,发生极端降水的可能性随之增大。在我国江河流域和沿海地区,由于降雨强度增加、频次增多,以及持续时间延长,极易引发洪涝灾害。

洪涝可导致以溺水为主的人员伤亡,据估计,过去10年洪水在全球造成了近5.3万人死亡。同时,洪涝会污染水源、破坏消毒设施,导致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媒介生物快速滋生,进而引起水源性疾病、媒介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流行。洪涝灾害导致的流离失所和财产损失,也会给幸存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创伤。

此外,气候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使得干旱事件频发,引起清洁水源短缺和污染等问题,从而增加痢疾、甲型肝炎等粪口传播疾病的风险。持续性干旱还会使农作物减产,造成受灾地区群众营养不良,进而增加对疟疾、腹泻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性。

伴随强台风而来的暴雨和风暴潮也极具破坏力,会引起泥石流、房屋倒塌等次生灾害,不仅直接导致各种伤害和死亡,还会严重损坏基础设施、污染水源、破坏居住环境、中断医疗服务,从而增加人群疾病负担。

广东省一项研究显示,台风导致居民死亡率增加,且婴幼儿、老年人及女性更易受到影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增加了细菌性痢疾、登革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风险。

气候异常背景下,更多的强对流天气也增加了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对人体的皮肤、耳鼻、呼吸道等均有不同程度损害,随着吸入尘粒的增加与积累,会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对人群健康影响还将持续

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未来极端天气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预计极端高温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

我国未来出现极端降水的概率也逐渐增大,从而增加局部地区洪涝的发生风险,造成人群传染病和慢性病负担加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暴露于极端天气的人群脆弱性增加。未来,人口会面临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巨大威胁,并可能会增加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和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未来,夏季高温天气的健康危害将持续增加,在高、中、低程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我国到本世纪末归因于热浪的年死亡人数将比1986—2005年的基线数据增加6.7倍、3.2倍和1.9倍。此外,温度升高还会改变携带病原体物种的地理分布,增加人类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概率,未来发生跨物种新发传染病的风险增加。随着全球变暖,我国低温天数将逐渐减少,但同时引起北方极地涡旋减弱和南方拉尼娜现象盛行,可能导致寒潮强度增加,其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仍值得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背景下发生极端强降水事件也会更加频繁。在1.5摄氏度和2.0摄氏度温升水平下,极端降雨强度将分别增加9.2%和12.6%。与此同时,与极端降水关联紧密的城市内涝和山洪暴发等骤发性灾害也将变得频繁和严重。

此外,沿海地区海平面的持续上升,也可能导致低洼地区发生更加频繁和更为严重的海水入侵,而极端降水还常常会伴随台风而来,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流域高水位、极端降水和台风风暴潮复合事件。

全球变暖导致地下水渗透和地表水分的减少,增加了干旱的发生概率。未来,我国华北和西南地区可能呈现暖干化倾向,年均径流减少,进一步加剧干旱天气的发生。

更多的高温干旱天气也间接导致了野火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未来我国具有潜在野火风险的区域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预计我国发生高温、干旱、野火等极端事件复合暴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造成的人群健康危害更是不容忽视。

应对健康风险需多方努力

卫生健康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健康风险已迫在眉睫,卫生健康部门需主动参与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部署过程中,在采取气候行动时,应考虑将人群健康作为重点内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我国应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卫生系统,增强医疗部门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能力,完善气象灾害的卫生应急处置机制,持续做好应急医疗设备和物资保障工作,不断强化防灾减灾救灾的综合能力。


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极端天气健康风险的评估和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调查,开展对传染病、慢性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等的监测预测,建立气候敏感性疾病早期预警系统。


同时,也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教,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认知水平,提供遭遇极端天气的健康指南,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和自救方面的科学知识。


此外,医院本身也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第一是医院和医疗设施直接产生的碳排放,如医院建筑材料等。第二是医疗部门消耗使用的电力,即间接产生的碳排放。第三是医疗相关的交通以及物资供应链中产生的碳排放。


未来,我国医疗机构也应制定相应的脱碳减排策略,如在新建医院和建筑内设施中采用低碳环保的材料,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力,在药品、耗材和物资供应链上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尽可能地减少由于采购、运输和仓储而产生的碳排放。


低碳之路任重道远,应对气候变化同样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公众高度支持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石,应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促进公众从“低碳意愿”到“低碳行动”。从理性消费,避免“物无所值”,到健康饮食,减少过度红肉浪费,从事无紧急不开车,到购买高能效电器、衣物回收等,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每个人均能践行节能减排的低碳行为,选择适合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


同时,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公众提供有关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科普知识,准确传播分享保健信息,积极倡导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作者简介:

黄存瑞,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研究方向:气候变化与健康,环境流行病学。



原文刊发在2022年9月28日《健康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