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陈润森团队在《柳叶刀-区域卫生-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发表了题为: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scoping review of prevalence, method,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的综述文章,该综述共纳入了国内超百万人的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 NSSI)人群样本,总结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流行率、方法、风险因素以及预防与干预研究的现状。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陈润森团队博士后屈笛扬,2022级硕士研究生温雪,科研助理刘博文,通讯作者为陈润森,共同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岳伟华教授。其他合作者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华南师范大学、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指的是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破坏身体组织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NSSI行为对个体健康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会显著增加个体自杀风险。现阶段,国内的研究者已经对NSSI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强调了NSSI行为防治的紧迫性,亟需政府、社会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精神卫生医护人员、心理学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旨在国内既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归纳中国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干预现状。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通过对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期间发表于Web of Science、Pubmed、PsychINFO、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平台的中英文文献的检索,最终确定了符合研究分析标准的文章(第一部分:256篇;第二部分:306篇;第三部分:13篇)。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中国人群的NSSI流行率和方法
Figure 1. PRISMA flowchart of studies identified for inclusion in scoping review about NSSI prevalence and method in China
该部分提供了关于中国人群的NSSI流行率和方法特点的最新证据。涉及的研究共256项,时间跨度为2007年至2022年,覆盖了中国的28个省份。其中,广东省(N=44)、安徽省(N=39)、贵州省(N=24)、河南省(N=23)和湖北省(N=22)是研究数量较多的前五个省份。自2017年以来,中国在NSSI流行率和方法研究方面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人们对NSSI防治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并为了解NSSI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依据。
Figure 2. Annual number of articles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published from 2007 to 2022
Figure 3. Provincial distribution of 228 papers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location wher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研究分别根据年龄、性别对国内全年龄段学生的NSSI流行率及方法进行了描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群体中NSSI行为的流行率较高。常见的NSSI方式包括抓挠、击打、咬等。研究还特别关注了特殊群体(例如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并进行了多个特定群体的亚组分析,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为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更精确的指导和建议。
第二部分 中国人群NSSI的风险因素
该部分从生理-心理-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对中国人群的NSSI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最终得到了249个风险因素,涵盖了生理(如基因)、心理(如情绪痛苦)、家庭(如家庭经历)、社区环境(如低社会支持)和自然环境等五个层面。值得注意的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学业压力、乡村到城市的迁移经历等风险因素是社会变迁特有的风险因素。该研究首次基于综合的视角对中国人群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将有助于相关人员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解决这一公共卫生问题。
Figure 4. PRISMA flowchart of studies identified for inclusion in scoping review about the risk factors of NSSI.
Figure 5. The risk factors of NSSI from the biopsychosocial-ecological framework
第三部分 中国针对NSSI的预防和干预现状
该部分对所有中国NSSI行为相关的预防和干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研究的出版数量、干预人群、干预策略进行了总结,并描述了综合的实证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干预研究的数量仅为12项,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仅纳入概念上明确界定为非自伤性自杀(NSSI)行为的研究。此外,几乎所有相关研究都发表在2020年后,数量逐年增加,其中3/4的研究发表在2022年。这呼吁我们需要更多本土化的预防和干预项目,以期减少中国人群NSSI行为。
Figure 6. PRISMA flowchart of studies identified for inclusion in scoping review about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targeting NSSI in China
现有的预防干预研究所涉及的策略包括辩证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情绪策略、感觉统合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但均未能较好地基于系统性理论框架对NSSI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同时,目前仍缺乏较大样本以及长期的随访研究,干预的整体质量也亟需提高,该部分的研究有助于为相关研究者指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从而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有效预防和干预NSSI行为。
Figure 7.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that report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targeting NSSI in China
总结与建议
本研究从广泛的文献中综合证据,全面探讨基于中国人群的NSSI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研究旨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干预现状。相较于荟萃分析,本篇综述同时涵盖了多种研究方法(如荟萃分析、定性研究)和研究设计(如纵向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既往相关研究对中国多个群体的NSSI特征进行了深入描述,为中国人群NSSI行为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本研究在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为中国人群的NSSI行为现状提供更加新颖和全面的证据。
本研究提供了关于中国人群NSSI流行率和方法特点的最新证据,确证了学生是在中国NSSI研究中最常被调查的群体,并揭示了中国学生中NSSI高流行率。同时,本研究还从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确定了中国人群NSSI行为的多维度风险因素。并强调了在社会变迁与文化背景下一些特有的危险因素。最后,本研究还关注了现阶段针对中国人群NSSI行为的预防或干预项目,发现了缺乏针对中国群体NSSI行为的预防和干预项目这一临床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强调了亟需更多的临床实践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确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这些发现有助于提高公众对NSSI问题的认识,并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支持。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期望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诱发NSSI的机制,并为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具文化特色的预防干预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1.Cipriano A, Cella S, Cotrufo P.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 Psychol.2017;8:1946.
2.Poudel A, Lamichhane A, Magar KR, Khanal GP. Non suicidal self injury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co-occurr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BMC Psychiatry. 2022;22(1):96.
3.Mars B, Heron J, Klonsky ED, Moran P, O’Connor RC, Tilling K, et al. Predictors of future suicide attempt among adolescents with suicidal thoughts or non-suicidal self-harm: a population-based birth cohort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19;6(4):327.
4.Westers NJ, Culyba AJ.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 Neglected Public Health Problem Among Adolescents. Am J Public Health. 2018;108(8):981–983.
全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wpc/article/PIIS2666-6065(23)00112-8/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