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前仍处全球大流行状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我国通过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有效控制疫情发生与扩散,有效减少了死亡病例的发生,社会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各项举措得到公众高度认可,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目前本土疫情传播虽已基本阻断,但国际疫情仍持续快速上升,我国面临的“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加。考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及病毒的特殊性,应科学理解常态化防控的内涵。常态化阶段疫情防控目标应为最大限度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坚决防止出现疫情社区持续传播,即尽量防感染,坚决防反弹(社区持续传播),而非“零感染”。各地贯彻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方针,在防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常态化防控经验。冬春季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应继续坚持人物同防,落实四方责任,科学有效防控。
原文载丨《中华医学杂志》,2021年101卷04期,网络首发时间:2021-01-2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行已近一年,目前全球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和紧急公共卫生问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贯彻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0年4月29日我国进入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2020年5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此阶段,境外输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我国本土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偶有小范围聚集性疫情,均迅速有效控制,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社会经济生活快速恢复正常。本文对我国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的成效、特征、策略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与思考,为冬春季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一、常态化阶段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一)有效控制疫情发生与扩散
我国目前采取积极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在“外防输入”方面采取严格人物同防、闭环管理等措施,避免输入病例引起本土传播,在“内防反弹”方面,采取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疫情应急处置相结合的措施,及时果断扑灭疫情,阻断传播,在常态化状态下确保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无病例出现,或仅有零星散发病例发生,且未出现疫情反弹和连续性的社区扩散传播。我国先后有效发现和及时控制了黑龙江哈尔滨和绥芬河、吉林舒兰、北京新发地、新疆乌鲁木齐、辽宁大连、广东深圳、云南瑞丽、山东青岛、新疆喀什、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由境外传染源输入所导致的本地疫情。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发现时间逐渐提前,从1~2周缩短至4天以内;疫情控制时间逐渐缩短,疫情持续时长(报告首例病例至末例病例的时间间隔)从1~2个月缩短至2周左右。
(二)有效减少死亡病例发生
在武汉和湖北防控阻击战救治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总结临床经验,及时更新了新冠肺炎防治指南,优化诊疗措施,提高救治水平。先后制修订了8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3版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2版轻型、普通型管理规范,2版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方案,1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提高了医疗救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常态化防控阶段下,除1名核增的死亡病例外,我国本土确诊病例及境外输入病例均未出现死亡病例。
(三)社会经济生活快速恢复
在党中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恢复,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就业民生较好保障,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722 786亿元,同比增长0.7%。疫情防控经受住了“五一”、“十一”假期、全国各类学校复学复课等考验,公共交通全面恢复运行,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全面开放,影院等娱乐场所有序开放,公众日常生活逐步恢复。统筹防疫和发展成效显著,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四)防控举措得到公众高度认可
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突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防控举措得到了公众的高度认可。一项于2020年6月在全球19个国家中开展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调查了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民众生活提供援助、信息数据公开透明、病毒检测技术、个人防护设备、弱势群体保护、心理健康咨询与国际卫生机构合作等10项政府关键职责。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举措的满意度最高,其次为韩国、南非等国。
二、常态化阶段我国疫情的主要特征
目前我国本土疫情传播虽已基本阻断,但国际疫情仍持续快速上升,我国面临的“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加。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从0例到50万例历时超10个月,而从50万例到60万例仅用了10天。截至2021年1月20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8000万人,累计死亡超过180万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60万人。特别是进入冬季以来,北半球地区疫情重新活跃,南半球疫情趋缓,北美和欧洲仍为震中,近期部分国家疫情失控。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自2020年4月29日我国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以来,疫情主要有以下特征:(1)多数疫情发生在边境口岸城市;(2)疫情发现途径以重点人群主动监测、检测和筛查发现病例以及发热门诊报告为主。(3)多起疫情溯源结果显示,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物流集装箱和进口冷链物品是主要传染源,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会导致缺乏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感染,可通过感染冷链物品从业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引起进一步的传播。(4)疫情发生后,经过风险人群追踪管理、大范围核酸筛查等综合防控措施,基本在1-2个潜伏期内实现零报告,疫情均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未引发规模性输入和反弹。(5)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高,成为疫情扩散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一些地方出现多个源头所导致的多条传播链,多重因素导致疫情防控和溯源工作难度加大。
三、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经验与思考
(一)关于常态化
疫情防控常态包含四种形式,即:无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的本土病例、出现零星散发本土病例、单地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多地出现散发或聚集性疫情。我国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基础上,各地切实贯彻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方针,在防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常态化防控经验,主要分为两种状态进行总结,即:没有本土病例时的防控经验和出现本土病例时的防控经验。
在没有本土病例时,依然保持高度警惕的指挥系统。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保持高效运行,思想上不麻痹、不松懈,系统不散,机制不乱,队伍不撤,落实四方责任。其次是保持高度敏感的监测系统。通过发热门诊监测、症状监测、环境监测、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的监测、冷链食品物流监测等相结合,多渠道监测预警,人物同防,提高疫情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及时进行风险研判与监测预警。第三是加强培训与演练,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同时做好相关的应急物资储备。第四是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指导公众保持手卫生、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健康生活方式。第五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出现本土病例时,快速启动扁平高效指挥系统,扩大核酸检测,快速发现感染者,划定风险区域、追踪密切接触者,快速精准流调,强化病例救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追踪管理,提高密接判定效率,提升精准度。与此同时,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溯源工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梳理传播链,通过病毒基因序列比对,综合流行病学结果判定病毒来源。强化病例救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中西医结合,实施分类救治、分级管理。此外,在做好疫情防控快速应急响应的同时,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公众关切。
(二)关于防控策略
在应对突发传染病时,可采取不同的策略,主要包括围堵策略和缓疫策略。围堵策略主要以阻断病毒传播和扩散、防止社区传播为目的,该策略的核心措施是积极发现并管理病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追踪并隔离医学观察,采取特定措施阻断人际传播及向其他区域扩散;必要时限制局部地区的人员流动(如局部地区封锁等);而缓疫策略则主要以降低、推迟流行高峰以减少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重在对重症病例的发现、隔离和治疗,以减少死亡,而对密切接触者则进行有限的追踪。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病毒特性、阻断传播的可行性、对疾病严重程度的估计、疾病本身及其应对策略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公众的接受程度和意愿,以及政府的决心和能力等。我国主要采取了围堵策略,快速控制疫情,同时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早期通过主动、严格的实施围堵策略,得以快速大范围有效降低感染和死亡,在短期内可能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但长远看,疫情得以快速控制后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活快速恢复至常态。而部分国家所采取的缓疫策略,尽管短期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小,但随着感染和重症患者人数的积累,医疗系统极易出现过载,高发病、高死亡、高经济损失风险巨大。
在常态化防控阶段,“外防输入”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冬春季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重要的“窗口期”,盯紧“人”聚焦“物”,人物同防,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人防”上,我国实施远端防控、海空运输、口岸检疫、分类转运、集中隔离、社区防控全流程无缝隙闭环管理。在“物防”上,国家及时发布了相应的技术指南、规范及工作方案。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海关总署会同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通过多部门联合,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海关口岸到市场监管、从冷链批发商到终端消费者的闭环管理体系。在“内防反弹”上,目前散发的本土病例均由境外输入病例/物品引发,通过“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基本在1~2个潜伏期内有效控制疫情。
(三)关于防感染与防反弹
考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及病毒的特殊性,常态化阶段疫情防控目标应为最大限度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坚决防止出现疫情社区持续传播,即尽量防感染,坚决防反弹(防社区持续传播)。一方面,目前我们对新冠肺炎病毒和疾病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也尚不明确,疫苗接种者免疫持久性等科学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力强,其基本再生数约为3.15(2.26~6.02),传播力强于流感病毒,潜伏期长于流感病毒,且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加之传播途径多样,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常态化阶段下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与隐匿传播增加了早发现的难度。例如近期多起局部散发病例均是由于冷链从业人员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冷链物品而造成感染(通常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感染密切接触者后,进行造成进一步传播。而且病毒在低温外环境中容易存活。有研究显示,全球温度越低的地区,其发病和死亡数越高,呈现非线性负相关,冬春季我国面临着更大的防控压力。此外,病毒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异,需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据WHO报道,英国12月中旬向其通报了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该变异病毒的传播力较前增加了40%~70%,除英国外,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冰岛、荷兰等多国均已报告发现这种变异病毒。而目前此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临床严重程度、抗体反应和疫苗有效性研究仍在开展中。因此,各界需要科学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内涵,应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必然是艰巨、复杂的。在全球仍处于大流行的状态下,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增加,我国现阶段需遵循和实施常态化防控策略与措施,防感染、防反弹。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月13日接种剂次已经超过1000万。随着疫苗临床研究数据的不断完善、防控工作需要以及疫苗供应量增加等,疫苗接种目标人群会扩大至更多人群。随着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增加,人群免疫屏障会逐渐建立,冬春季疫情防控将可更加精准,我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效果也会更加凸显。
原文链接:http://rs.yiigle.com/yufabiao/1307375.htm